海拉爾區總工會 宋春蘭
海拉爾區總工會按照呼倫貝爾市總工會關于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工作要求,開展了黨建帶工建,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會建設情況調研。經與海拉爾區委組織部、民政局等部門溝通聯系,經認真排查,摸清了黨工共建“兩新組織”底數,非公企業為272家(其中:海拉爾區已建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94家,已建立工會組織92家,工會組建率97.87%,10人以上工會組建率100%;未建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178家,已建立工會組織87家,工會組建率48.88%,隸屬于區級10人以上企業32家,已建立工會組織22家,工會組織組建率68.75%);社會組織93家(其中:已建黨組織的社會組織11家,已建立工會組織7家,工會組建率63.64%;未建立黨組織的社會組織82家,已建立工會組織4家,工會組建率4.88%)。按照調研要求,實地走訪調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8家。其中:黨工組織均建立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2家,社會組織1家;建立了黨組織,但沒有建立工會組織的非公經濟組織或社會組織1家;建立了工會組織,但沒有建立黨組織的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各1家;黨工組織均為建立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各1家。
一、工會組織建設基本情況
海拉爾區總工會現轄2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工會聯合會。各鎮、辦工會聯合會下設35個社區工會和8個區域(行業)非公有制企業和個體經營單位聯合工會;7個社區聯合工會,涵蓋15個企業法人單位;9個小微企業聯合工會,涵蓋26個企業法人單位;3個系統工會;獨立建會企業1764個,工會會員31903人。其中:百人以上企業工會組織31個,占企業工會組織1.76%;25人以上工會組織174個,占企業工會組織9.86%;25人以下企業工會組織1559個,占企業工會組織88.38%。
近幾年來,海拉爾區總工會不斷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方法、開辟新途徑,不斷加大工會組織力度,工會組建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擴大了工會組織的有效覆蓋。一是完善了三級網絡管理體系。即25人以上的企事業單位工會組織由海拉爾區總工會統一管理;25人以下基層工會由各鎮、街道辦事處工會聯合會管理;小微企業工會由社區聯合工會管理;農民工源頭建會,由鎮聯合會下設村工會管理。各工會聯合會主席由鎮、辦副職擔任,并配備專職工會干事,社區聯合工會主席由社區書記擔任,使鎮、辦工會工作有了基本的組織保障。二是調動各方力量,組織農民工入會。通過在哈克鎮、奮斗鎮、建設辦及所轄農村合作社設立4個“海拉爾區總工會農牧民工集中入會服務工作站”,組織引導農牧民工入會,切實保障農牧民工的合法權益。三是加大宣傳力度,暢通八大群體入會渠道。針對“八大群體”發放《海拉爾區總工會對貨車司機等“八大群體”加入工會組織倡議書》,針對貨運企業掛靠司機多、流動量大、會籍管理難等問題,通過與海拉爾區運管站聯系,對海拉爾區貨車司機基本情況、車輛情況進行深入調研,下發了《海區總工會推進貨車司機等群體入會實施方案》,在內蒙古中寰衛星導航通信有限公司呼倫貝爾分公司設立了“海拉爾區總工會貨車司機等群體集中入會服務工作站”,并在辦事大廳張貼了工會宣傳板。向貨車司機發放了《海拉爾區總工會致貨車司機的公開信》宣傳單,并依托貨車司機分布較多的建筑企業、物流企業,按照貨車司機等群體的居住地點加入工會組織。在呼倫貝爾市小黃人餐飲派送服務有限公司設立“海拉爾區網約送餐員集中入會服務工作站”,扎實推進了“八大群體”入會工作,加快了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重點群體入會步伐。四是進一步推進了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組織建設。通過系統工會、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的建立,有效整合了工會資源,促進了海拉爾區行業工會規范發展。建立了勝利轄區“六二六”餐飲行業工會,正陽轄區裝飾、裝潢、家具等8家行業工會。建立了教育系統工會、農牧業系統工會和供銷系統工會,涵蓋企事業單位64個。五是小微企業工會組建工作取得實效。按照區總基層部印發的《關于抓住開展工會經費返還專項督查契機切實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函》的要求,海拉爾區總工會召開專題會議,積極研究對策,促進小微企業建會。對財務美卓系統中未建立工會組織或者已建立工會組織未開設工會賬戶的小微企業,通過與市場監督管理局聯系,查找聯系人,派2名專人打電話、實地走訪進行聯絡,促進工會組織建設。在小微企業比較集中的正陽街道辦事處工會聯合會建立7個社區聯合工會,社區干部按照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搜索小微企業,簡化入會流程,實現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全覆蓋。
二、海拉爾區黨群共建工作開展情況
自2016年始,海拉爾區委堅持以黨建工作為龍頭,按照“整合資源、協調各方、互相促進、形成合力”的要求,通過實施“共建陣地、共建組織、共建隊伍、共建載體、共建機制、共建品牌”的黨群共建工作,擴大了“兩新組織”黨組織和群團組織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2016年,海拉爾區委辦公室下發了《中共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委辦公室關于黨群共建推動“兩新組織”“兩個覆蓋”工作的通知》(海黨辦發〔2016〕116號)文件,各鎮、辦事處黨(工)委把非公有制企業黨工共建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劃和工作考核體系,建立健全了黨群共建領導小組,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工會組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認真抓好落實。
(二)加強工作指導,建立組織聯建制度
在推進黨工組織建設工作中,按照“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職工,哪里就要建立工會組織”的要求,明確規定具備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同步建立黨工組織。對已建黨組織未建工會的企業,黨組織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充分發動黨員職工帶頭依法組織和參加工會。對已建工會組織未建黨組織的企業,通過配齊黨建工作指導員幫助開展推薦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發展優秀骨干入黨工作,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對規模較小、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和工會組織條件的,根據地域相鄰、行業相近的原則,采取聯合、掛靠等多種形式,組建區域性或行業性聯合工會組織和聯合黨支部。海拉爾區委組織召開了海拉爾區“兩新組織”“兩個覆蓋”業務知識培訓會,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殘聯等在會上對海區各鎮、街道辦事處、社區干部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為群團組織聯建打下堅實基礎。
(三)建立聯合督導制度,共同利用各項資源
督導工作是保證黨工共建機制有效落實的重要環節和有效抓手。區委成立了8個黨群共建推動“兩新組織”(即: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專項工作督導組,督促、指導基層黨(工)委發揮主體責任,促進“兩新組織”“兩個覆蓋”工作,在建立“兩新組織”黨組織的過程中統籌布局集中發力,健全基層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條塊結合的工作網絡。黨工組織共同推進黨工建設信息、陣地等資源的優化整合,實現互補共享。通過“基層組織建設情況通報”“信息交流”等方式,組織部門把已建黨組織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和黨的建設情況及時向工會反饋,工會則把已建立工會組織且又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和工會工作情況及時向黨委組織部門反映,推動黨工共建協調發展。企業黨員活動室和職工活動室共同建設、共同使用。
(四)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擴大宣傳陣地
建立了中共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委群團工作聯席會制度,聯席會議由海區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工會、團委、婦聯等相關單位為成員單位,辦公室設在區委組織部。會議成員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就具體工作安排、工作進展和活動開展等方面的情況溝通協調,謀劃推動工作。各成員單位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通過信息共享、整合資源、配套聯動,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合力。聯席會主辦宣傳刊物《海拉爾群團》,把黨的輿論宣傳陣地與群團組織的輿論宣傳陣地緊密配合,共同宣傳黨工共建的先進典型。
三、存在問題
(一)小型非公企業黨工組織組建難,基層工會作用發揮不夠明顯
小型非公企業業主對黨工組織建設的認識不夠明確,對建立黨工組織組織缺乏自覺性和責任感,少數還有抵觸情緒。即使已建立黨工組織的小型非公企業,工會作用發揮仍然不夠明顯。
(二)工會組織多且小,工會組織活力不足
海拉爾區基層工會組織近90%都是小微非公企業,沒有黨員或黨員人數較少,黨組織引領作用不強,雖然工會組織健全,但由于職工人數少,開展工會工作有一定難度,工會組織活力不足。
(三)未建立黨組織的社會組織工會組建率偏低
海拉爾區登記社會組織主要是以民辦幼兒園和教育培訓學校為主,這些社會組織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海區教育局管理,職工人數較少,沒有納入到教育系統工會管理范疇。
(四)社會組織工會組織成立后,沒有工會活動經費
由于這些組織沒有納入全額代征工會經費管理,本級工會組織沒有活動經費,缺乏開展工會工作的積極性,即使部分社會組織工會建立后長時間難于打開工作局面。
四、建議
(一)要切實發揮黨建帶工建的主導作用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要按照有利于開展黨的活動,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發展,有利于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原則開展工作。特別要關注那些面廣量大、尚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通過選派黨建聯絡員、有計劃地輸送黨員等措施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要認真履行“依靠、領導、支持”工會工作的政治責任,定期研究解決工會工作中的重要問題。要重視工會干部的培養、選拔和使用,幫助工會配強、建好領導班子,支持工會組織按照《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獨立自主開展工作。
(二)要發揮工會組織的能動作用
按照“擴大覆蓋面,增強凝聚力”的要求和“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立足企業,面向職工,努力做好建會工作。對那些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的企業,可先行建立工會組織,為黨組織的建立奠定基礎。工會組織要通過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來增強自身的凝聚力。
(三)要發揮黨工共建的互動作用
堅持工作規劃合起來研究、工作任務合起來部署、發揮作用形成合力,不斷增強黨工共建的協調性,形成資源共享、組織共建、工作共抓的工作格局。
(四)要建立健全黨工共建長效機制
非公企業黨工組織組建是一項經常性、基礎性的工作,必須建立健全推動工作的長效機制,常抓不懈。進一步推動黨工組建工作,夯實黨工工作基礎,推動非公企業黨工共建工作創新發展。